孩子长得好看,就会被优待吗?会,且方方面面!
很多人说,这是一个“看脸”的时代。其实,不光是现在,早有科学研究证明,长得好看的人,从小到大,都更容易被优待。但遗憾的是,依然有很多家长抵触孩子过早地追求外表美。
果仁妈今天的文章,查阅了不少论文,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看,单纯生理外貌对孩子的人生,究竟会有哪些影响,也建议家长用更为理性开放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对美的追求。
📱📱📱
女儿四岁半,最近突然开始在意外表的美丑。
比如,她会臭美地穿上公主裙、带着漂亮的发夹,长时间站在镜子前自我陶醉:“哇,我是一个美丽的小公主。”与此同时,她逐渐对自己的外表挑剔起来,甚至不止一次跟我说,想要有班上谁谁一样的衣服。
看到娃这样,我非常开心。我一直都认为孩子就应该往“美”里去养;在合理范围内让孩子尽情追求外表好看,绝不是一件坏事。
于是,在行动上,我也给了女儿十足的支持。比如,我会很热衷地跟她聊怎么做能变得更美,也会毫不吝啬地向她介绍我的化妆品,甚至给她买过一支儿童口红。
但我发现,很多家长对待孩子“我长得好不好看”之类的问题,有不少警觉与介意的想法,比如,会认为:
孩子过早关注外表,很容易不学好。 小小年纪就知道要好看了,那再大点儿可还得了? 不能让孩子把心思都用在打扮上,这样会影响学习。 ……
真的是这样吗?其实,很多人都忽视了,颜值对孩子各方面的影响有多大。
外貌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?如果用一句话概括,那就是——颜值高的孩子,确实更容易被优待。
1. 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
颜值高的孩子真的会得到父母的更多偏爱吗?
早在1995年,美国心理学教授Judith H. Langlois等人就通过相关研究[1],佐证了这一点。
实验中,他们观察了144名新生儿、以及115名三个月婴儿的妈妈对待自己宝宝的态度。结果发现,长得漂亮的宝宝更容易获得妈妈的喜爱,更容易让妈妈心甘情愿花费更多时间来陪伴。
相反,如果婴儿的长相没有吸引力,他们的妈妈则更可能关注他人,而不是自己的孩子,并且在与宝宝互动时态度消极,更多的是常规护理,少了很多亲昵的举动。
2005年,加拿大艾伯塔大学Andrew Harrell等人[2]也研究过儿童颜值与父母对其照料程度之间的相关性。这项研究的对象是在超市购物的父母及其2至5岁的孩子。
Harrell团队首先对每个儿童进行了严格的面部观察(而非衣着、发型或任何可能代表社会阶层的东西),对他们的外貌吸引力进行了1到10级的评分(从非常丑陋/毫无吸引力,一直到非常可爱漂亮/充满吸引力)。
与此同时,研究人员对这些孩子的父母进行了10分钟的观察,记录他们是把孩子很好地放在超市推车里并系上安全带,还是任由孩子四处乱跑。
在经过14家超市、426个家庭的观测后,研究人员发现,13.3%外表打分等级最高的孩子被系上安全带并被认真照顾,相比之下,仅有1.2%外表打分等级最低的孩子受到了同样的对待。
与此同时,那些外表不太吸引人的孩子被放任走得更远,更经常地离开父母。
也就是说,与外表没有吸引力的孩子相比,好看的孩子更容易得到父母更好的照顾和更多的关注。而这种对漂亮孩子的重点关爱,也有研究证实[2],是父母无意识的本能行为。
2. 学业上更出色
外貌特性在孩子的学业方面同样有着不小的影响。
2019年10月,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曾发布一篇论文[3],Daniel Hamermesh等人分析了美国1364名6个月至15岁的儿童数据,即1991年至2005年间共11份早期儿童保育和青少年发展(SECCYD)的成长数据,以及1958年英国出生队列研究(NCDS)的追踪数据,找出了儿童外表与其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。
通过研究发现,孩子的长相与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,颜值每提高一个标准差,受教育年限平均提升0.4年。而且,那些长得好看的孩子在阅读和算术方面分数也普遍更高。
换句话说,颜值越高,受教育程度越高,学习成绩也倾向于越好。
尽管该项研究并没有给出这两者之间存在关联的本质原因,但此前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都证实了在老师教学方面,学生的容貌具有强大的偏见效应。那些长相好看的孩子往往会拿到更好的成绩单,也更容易被老师委以重任[4][5]。
同年,Chen Q等人[6]的一项针对3356名三、四年级小学生的研究同样证实了上述结论。
该研究,在控制了孩子的生长发育、认知能力、心理健康状况、家庭背景、学校质量等影响因素后,分析孩子外貌与老师打分之间的关系,最终得出结论:相貌越突出的学生,老师给他们考试打分也越高。尤其是在英语等更为主观的语言类科目上,颜值对成绩的影响更大。
由此可见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长得好看,在学业上就是一种优势。
3. 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
至于社交方面,很多研究都证实了,漂亮的孩子容易有更好的人缘。
此处需要指出的是,人的审美其实在生命早期就已出现,婴儿便已经会对有吸引力的面孔更加偏爱。
一项经典的研究是Judith H. Langlois等人于1991年进行的[7]。他们在婴儿面前呈现了四种面孔的照片,即:成年白人男性和女性面孔、成年黑人女性面孔和婴儿面孔,以此来考察他们对不同面孔的视觉偏好。
结果发现,婴儿凝视时间较长的面孔照片,也正是成人觉得好看的脸。研究也证实,婴儿对漂亮面孔的偏好在不同种族、性别和年龄的面孔中普遍存在。
我国学者王萍[8]曾对长春市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进行过一项调查(样本量为103,其中男生58人,女生45人,平均年龄12.3岁)。
她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,考察了小学生人缘与外貌之间的相关性。结果发现,小学生的同伴关系与学生互评的外貌分数相关显著,外貌对孩子社交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学习成绩和性格能力等因素[9]。
事实上,“颜值光环”不仅适用于孩子,对每个人都影响颇大。
很多研究表明[10][11][12],好看的人在应聘、择偶、学业、职业发展、收入等方面更具优势。好看的人,不仅能够收获更多的好感、青睐与认可,还会拥有更多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,幸福感也会显著提升。
经济学上用“美貌溢价”这个名词,来描述这一现象——外貌出众的人,似乎在好多事情上都能顺风顺水,比普通人做得更好。
但值得探讨的是,到底该如何定义“美貌”呢?所谓“长得好看”的人,除了五官搭配的和谐,是否还包括了身材、衣着、仪态、妆扮等方面?
在此前关于儿童外貌的研究中,“好看的孩子”大部分是针对相貌。若干评估者会通过照片、视频或现场观察,来评估每个对象的外表并进行打分[2][3][8]。
还有的研究则是通过人脸识别和相貌评分程序进行智能评分。这些程序基于神经网络原理,以成千上万人的相貌偏好作为基础,保证了实验结果更加客观可靠[6]。
但需要强调的是,无论哪种评估方法,关注的重点都是孩子的脸部。一般认为,颜值的高低与以下因素紧密相关[13]:
对称性(Symmetry):五官越对称,就会被认为越好看;
平均度(Averageness):长相越接近大众的平均值,也就越符合大众审美;
第二性征(secondary sexual characteristics):第二性征明显的脸,会被认为是好看的;
肤色质感(Skin Color/Texture):看起来健康适宜的肤色质感也是美貌的加分项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衡量一个人的外貌时,后天的修饰作用同样不可忽略。
有研究发现[12],美化支出(包括化妆、穿着、装扮等方面的支出)对一个人的貌美程度显著正相关,尤其是在社交方面,修饰美丽效应影响颇大。
尽管这项研究的对象是大学本科生,但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:对孩子来说,拥有良好的衣品及穿搭、提升个人的气质等,也能让自己看起来更好看,从而有效提升外在形象分。
不得不说, “看脸的时代”一直存在,大众对美貌的刻板印象也一直存在。好看的孩子,其实在无形中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。
在这方面,有不少国家走在了前面。
比如在美国,装扮自己被认为是对别人的尊重。在很多高中,外貌管理是一门必修课[14],学校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组织全校性的晚宴,要求学生正装出席。其中,男生需要西装革履,女生则要穿正规的礼服,并对妆容和发型都有要求。一旦不符合规定,便会被拒绝入内。
再比如日本,据统计有79%的日本小学生会化妆,并且很多人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化妆……
当然,我们并非必须借鉴他国的做法,但不妨摈弃“颜值无用论”,用更为理性开放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对美的追求。
建议家长可以对此设置一个限度,提供一定的弹性空间。比如,底线是让孩子保持外表的整洁与清爽,上限是让孩子在大人的引导下了解并适当接触化妆品,等等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内心的接受程度,来自主设定。
与此同时,不要忘记告诉孩子要内外兼修,不断提升自己的品格与能力。
毕竟,相比生理外貌,一个人的内在才是决定Ta在成材路上能走多远的最关键要素。
每日话题
你同意本文的观点吗?留言区聊聊吧!
- END -
参考文献丨[1]Langlois JH, Ritter JM, Casey R J, et al. Infant Attractiveness Predicts Maternal Behaviors and Attitudes[J]. DevelopmentalPsychology, 1995, 31(3): 464-472.
[2]Researchers show parents give unattractive children less attention.
https://www.eurekalert.org/pub_releases/2005-04/uoa-rsp041205.php
[3]O Youth and Beauty: Children's Looks and Children's Cognitive Development.
http://www.nber.org/papers/w26412
[4]John Salvia, Robert Algozzine, Joseph Sheare. Attractiveness and school achievement[J].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, 1977, 15(1): 60-67.
[5]Gkrald R. Adams, Allan S. Cohen.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and Teacher Expectancy: An Extension to the Child’s Social and Family Life[J].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, 2014, 70(2):87-90.
[6]Chen Qihui, Wang Xiaobing, Zhao Qiran. Appearance Discrimination in Grading? − Evidence from Migrant Schools in China[J]. Economics Letters, 181(C): 116-119.
[7]Judith H. Langlois, Jean M. Ritter, Lori A. Roggman. Facial Diversity and Infant Preferences for Attractive Faces[J].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, 1991, 27(1): 79-84.
[8]王萍. 小学生人格、外貌、学习成绩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[D].东北师范大学, 2012, 1-27.
[9]Gerald P. Elovitz,John Salvia. Attractiveness as a biasing factor in the judgments of school psychologists[J].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, 1982,20(4): 339-345.
相关推荐
同床睡会害了孩子吗?原来科学家们也在互撕..... 安全教育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,才能让孩子真的学会保护自己? 被曲解的“延迟满足”耽误了多少孩子?正确的方法是什么? 总感觉孩子道理都懂,偏要胡闹?你懂TA,却不懂TA的大脑
后台回复“投稿”,查看详情
投稿邮箱:Kids@guokr.com